长久以来,人们用无数的辞藻去形容马拉多纳,他是民族英雄,他是盖世球王,他是天使的图腾,亦是魔鬼的化身。在浓墨重彩的标签化之后,今天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一谈这位桀骜不驯的天纵奇才。
一个人要想成功,当然是要基于自我奋斗,同时也不能忽略历史的行程。从自我的角度来说,球场上的马拉多纳是被上天宠幸的那一个,在这个成王败寇的竞技场中,他拥有超越时代的绝顶天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外部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突破时代的桎梏,取得非凡的成就。
在此我们尝试用几个关键词,从另一个维度,来解读他的整个世界杯生涯。
一.落差
马拉多纳成名很早,17岁就在阿根廷国内联赛声名鹊起,49场贡献19球的数据,虽然与当年贝利的29场36球有不小差距,但在老球王退役的关口,人们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位绝世新天才。
小马在16岁零120天,就上演了国家队首秀,这是什么水平,相信大家心理有杆秤。如果他能够顺利参加1978年本土世界杯,就很有机会打破贝利所保持的,世界杯历史最年轻出场纪录(17岁零235天)。
然而当时阿根廷的主帅梅诺蒂用人上趋于稳妥,他认为马拉多纳过于年轻,无法承受这样大的比赛压力,最终没有把他选进正赛大名单。这对于小马来说打击很大,贝利就是在同样的年纪,通过世界杯一战惊天下的,然而他失去了这样的机会,人无再少年。
1979年U20世界杯决赛 马拉多纳VS苏联
本来呢,21岁第一次参加世界杯,也是挺合适的年纪,小马在此时已经通过U20世界杯证明了自己,在豪门博卡也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并且1982年世界杯之前,以创世界纪录的价格,转会去到了巴塞罗那。
然而,21岁的新球王依然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世界杯的赛场,不是简单的政征服之路。比利时人的疯狂铲抢,上来就让小马迷失了,而意大利人的体系,更让他寸步难行。在贝阿尔佐特的治下,球队奉行的zona mista体系(即区域结合盯人),后防线上,西雷阿扮演清道夫角色,负责扫荡补位和出球,而他的副手,就是顶尖的盯人中卫詹蒂莱。
这位詹蒂莱人称“大魔王”,以动作粗野著称,而意大利面对阿根廷的比赛,他就负责全场紧贴马拉多纳。在这位魔王孜孜不倦的骚扰之下,小马几乎寸步难行,他身上始终贴着一块“牛皮糖”,很难持球起速,完成突击进而制造威胁。
马拉多纳VS詹蒂莱
詹蒂莱的防守动作很大,背后粗暴的铲球让小马多次无功而返,阿根廷队的核心人物被冻结,最终也以1-2输掉了比赛。
同巴西的比赛,马拉多纳开场被单独顶在前面,球队采取了中场堆人抢开局的策略,小马获得了一些拿球组织进攻的机会,但是锋线上没有部署更多的球员,除了他没有终结能力,贻误了战机。
济科、苏格拉底等大腕可不会给阿根廷人更多的机会,随着比赛的深入,巴西人犀利的前场传切,打开了潘帕斯雄鹰防线上的缺口,阿根廷队最终以1-3失利。
马拉多纳本人,因为在比赛末段心态失衡,飞踹对手球员巴蒂斯塔,被红牌直接罚出场,就此告别了自己的第一届世界杯。而且就在这段时间,阿根廷在马岛被大英击败的消息传来,让年轻的小马内心五味杂陈。
他是众星捧月的天才,自己却在四年间,被世界杯的魔力所震慑,自己的国家也在战争中失去了尊严。落差,是马拉多纳生涯早期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三后卫
19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的个人表现,已经无需赘述。但是在渲染球王个人英雄主义的同时,关注的目光,却很少聚焦于那支阿根廷队身上。而实际上,1986年马拉多纳的成功,也得益于球队主帅比拉尔多的敢为天下先。
比拉尔多和马拉多纳
比拉尔多是一位偏功利保守的教练,与1978年的冠军主帅梅诺蒂倡导的进攻足球有着本质区别。比拉尔多强调中场的争夺,认为比赛的结果是最重要的,他用人注重实用性,脚法秀丽的艺术家,在他这儿得不到什么褒奖。
有资料显示,1984年前后他就开始研究三后卫体系,自从1958年世界杯,四后卫阵型取代WM成为时代主流之后,将近30年间,三后卫几乎绝迹于主流足坛。
当时阿根廷队的前场除了马拉多纳以外,不乏布鲁查加等脚下出众的球员,不过两个边路的冲击能力有限。比拉尔多以此为契机,尝试将两个边路空间释放给边后卫,固有防线使用清道夫+两个盯人中卫的配置,整个体系弹性十足,防守时两边翼卫回撤,形成五后卫保护,进攻时两边前顶,右路的朱斯蒂还经常内收参与中路的传导。
中场则是比拉尔多要重要布置的区域,他启用了稳健的巴蒂斯塔拖后充当稳压器的角色,还有何塞-恩里克这样,善于拼抢、跑动积极、活力十足的全能型工兵,来保障中场的硬度。
1986年世界杯 阿根廷队最后三场首发阵容
在1986年世界杯,阿根廷队最后三场比赛中,比拉尔多祭出了他的三后卫绝技,我们注意更多的是马拉多纳凭借一己之力撕裂对手防线的惊艳,却也不能忘了,在这个坚固的防守体系中,人人坚守自己的岗位,整体结构紧凑,很好地限制了对手的进攻。
这样的防线限制住了对手的边路冲击,对中路的保护(尤其是对中锋的盯防),做到了无一遗漏,像联邦德国这样的强队,也只能依靠定位球得分。如果说这套防守策略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偶尔会出现集体压上过猛,身后空档被对手利用的问题。
三.地缘魔咒
在整个四届世界杯的征途中,马拉多纳多次与地缘产生微妙的联系。1978年,他错过了本土世界杯的机会,在之后,却两次感受到了“主场作战”的待遇。
首先就是1982年世界杯,小马在开赛前就已经确定要加盟巴塞罗那,而那年的世界杯正好就在西班牙举行。更为巧合的是,阿根廷首战比利时,就在诺坎普球场进行。
之前已经介绍过,小马在这场发挥得不好,面对欧洲红魔的针对性防守,他在粗野的重围之下迷失了自我,也无缘在新东家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
后面两场马拉多纳倒是找回了些许状态,而且球队顺利进入了第二阶段小组赛,阿根廷队的比赛地点,恰好又回到了巴塞罗那。虽然是在西班牙人的主场进行,不过也算是在“巴塞罗那主场”作战。
同样如上文所说,马拉多纳在面对意大利和巴西队的比赛中都吃了瘪,始终没能发挥出自身实力,在登陆诺坎普之前,没能在未来拥趸的眼皮底下,绽放光华。
到了1990年世界杯之前,马拉多纳已经成为了那不勒斯的国王,而这一年的世界杯,正好就在意大利举行。在首战0-1爆冷输给喀麦隆之后,次战苏联,比赛在那不勒斯的圣保罗球场进行。
这算是老马又一次“主场作战”,然而他却在视自己为神明的球迷面前,用自己第二次‘上帝之手“,挡住了苏联队的必进之球,当时的比分是0比0,如果这球打进,阿根廷队的出线前景将非常黯淡。
马拉多纳手球瞬间
结果在马拉多纳“拯救”球队之后,他们士气大振,2-0击败苏联,获得了宝贵的胜利,最终才勉强以小组第三名的成绩进入16强。老马的“主场表演”,又一次以不光彩的结局收场。
更为特殊的时刻还在后面,阿根廷队一路跌跌撞撞闯进半决赛,阿根廷面对东道主意大利,比赛地点,不偏不倚选在了那不勒斯进行,这是一个让老马心绪难平的球场,而当地球迷的立场,也处在一个微妙的情绪中。
那不勒斯球迷横幅表明立场
最终比赛的结果,阿根廷队点球大战胜出,淘汰了意大利队,马拉多纳第一次在“主场”胜出,然而这一次,那不勒斯球迷的理性战胜了感性,他们在球场边打出横幅:马拉多纳,那不勒斯人民爱您,但我们的祖国是意大利。
就这样,老马这唯一的“主场”扬眉吐气,却依旧伴随着极为复杂的情绪,这场胜利,带给当地球迷的痛苦,也许大于欣慰。而不是向外界一些传言,说那不勒斯球迷集体倒戈,转头支持马拉多纳。
纵横世界杯十余载,地缘魔咒,似乎成为了老马的心结,在最熟悉的人面前,他要么没有表现机会,要么发挥欠佳,又或者勾起复杂的情感问题,实在是一桩轶事。
虚实之间的落差,地缘际遇的魔咒,阵型变革的创新,从另一个维度包裹着一位天才的世界杯之路。他上帝之手,他连过五人,他睥睨天下,最终落入凡间,命运如此玄妙,直叫人如痴如醉。
(sky_soc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