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尔克豹赏析(从我国古典咏物诗谈起)

admin 679 2023-06-09 22:48:05

说起咏物诗,咱们中国的古典诗歌里的精品太多了。同样是咏鹅,白居易用了二十八个字写了一首《鹅赠鹤》: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白乐天这首读起来自怜艾艾,俗气横陈 。 再读读才七八岁的小孩子就能写出的传世经典——骆宾王七岁时的《咏鹅》,用十八个字就惟妙惟肖地让大白鹅的可爱形象展现在读者的脑海里,是那么清新动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位技法熟练的诗人拥有什么样的心灵与眼力,他就能写出与他心灵、才华相关的作品。

从我国古典咏物诗谈起,读读里尔克的《豹――在巴黎动物园》

  在咏物诗中,唐代有著名的“咏蝉三绝”。这三绝包括李义山的《咏蝉》、虞永兴的《蝉》、骆临海的《在狱咏蝉》。这三首诗大家都比较熟悉,白马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当过和尚,文化低微,但他却写过一首叫做《金鸡报晓》的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有人说这首诗的前两句俗不可耐 ,一点文化味道都没有。但朱元璋出生农村,对公鸡啼鸣的姿态却是十分的熟悉,因此前两句写的也是逼真的。而第3句第4句却拿出了帝王的霸气和自信,令他面前的大臣们不敢仰视,大呼“万岁”。

从我国古典咏物诗谈起,读读里尔克的《豹――在巴黎动物园》

  虽然朱元璋不是诗人,或者说只是为了附庸风雅,但他的气量和胸襟促使他就了他写出那一首《金鸡报晓》。而在国外的诗人中,也有不少的诗人写咏物诗。今天白马给大家推荐一首由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写的《豹》。

 《豹——在巴黎动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从我国古典咏物诗谈起,读读里尔克的《豹――在巴黎动物园》

  赖内.马里亚.里尔克被人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他是一位擅长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表达自己内心对自然和社会的百般感触的的诗人。他的短诗《豹》写于一九零三年里尔克在巴黎居住期间 ,有几个翻译版本。白马比较喜欢冯至翻译的版本,因为感觉这篇译诗比较准确地传达了原诗的意义与精神面貌,读起来又比较顺畅。

从我国古典咏物诗谈起,读读里尔克的《豹――在巴黎动物园》

  里尔克的《豹》共有十二行——这首诗堪称短诗中的精品之作。从第一行开始每四行可为一节,全诗可以分为三节。虎、狮、豹都是生活在大自然森林里面的猛兽,其中豹子是以其动作敏捷与速度著称的。诗人撷取了巴黎动物园一方铁笼里圈养的豹为特定的形象,对它展开了与人类实际生活中相类似的细节刻画。这首诗旨在阐述人类包括诗人自己生活里无形的困惑,与这困惑相关的压抑环境。

  诗人在第一节里通过动物园铁笼里一只豹子疲惫的目光穿越过铁笼栏杆外的空间,暗示豹子、人类或自然界里的其它动物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后的烦恼、无助、无奈。它的目光是长远的,可是脚步不能扺达的远方永远只能沦为空谈。这对于内心强大却被受到压抑,不甘于活动被限制在当前的空间中的强者来说,需要时刻尝试着破除这个樊笼,以获取新的生命自由。所以这只铁笼里的豹子会不停地用目光扫描着,巡视着的一条条铁栏。

从我国古典咏物诗谈起,读读里尔克的《豹――在巴黎动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 缠得这般疲倦……”是的,换成谁都一样会被这狭小的空间弄得心灵疲惫。笼子外的天空、大地,这是属于自由者的。只有自由者才能无拘无束的在天地间生存,与其他的物种竞争着生存。所谓“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一节诗让人想起了一些笼中的鸟,不停地在笼中扑腾着,尝试着把自己的头伸入竹笼的缝隙里又快速地缩回来——它们也是极不甘心在这方寸之间生活下去。

  与笼里的鸟儿相比,即使是在铁笼当中,猛兽还是归为猛兽,不失兽类的不怒自威。很显然这只铁笼已经磨削了豹子的身心的愤怒。里尔克的《豹》的第一节就表达出了笼中豹失去愤怒后的迷茫。而第二节是诗人在着力表现豹的雄威之力。

从我国古典咏物诗谈起,读读里尔克的《豹――在巴黎动物园》

  “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豹子的脚掌是强健有力的, 但它却迈着柔软的步伐,这让人看起来是一种有气无力的状态。其实这也是人的一种错觉,因为在这铁笼里,它不得不小心谨慎,或者干脆伪装在自己的强大,像笼子外面的敌人示弱:如果太活泼会蹭伤它自己。同时这也算是一种生活态度,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强行的脚步、柔软的步容,这是豹子腿脚敏捷的展现。“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它就那样打圈儿地转着,以至于渴望自由的意志都有点儿晕眩,有点不知所踪了。

从我国古典咏物诗谈起,读读里尔克的《豹――在巴黎动物园》

  里尔克《豹》的第三节描写了笼中豹的理想在它眼帘的开合之间幻灭。这只笼中的豹子代表了一种动物原始的兽性。一般来说,豹子睁开眼帘的时候正是当它在笼子里趴卧着睡醒的时候。当它睁开眼睛,一定是凶光四射,让人不寒而栗。可豹子所幻想的是无尽的草原森林,自己在梦境中在那里狂奔狩猎,嬉戏玩耍,畅快地呼吸着草树的芳香味。

  当它睁开眼睛之后一切都消失了,它仍然身在樊笼中,仍然是游客对它进行指指点点 ,令它弄不清楚人们对它的意图,令它也会产生一丝紧张与恐惧。“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在心中化为乌有。 ”第三节对豹子肢体语言的描绘十分的逼真,这是诗人在大都市巴黎蜗居生活真实感受。

从我国古典咏物诗谈起,读读里尔克的《豹――在巴黎动物园》

  其实在当代社会里,特别是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方式和里尔克诗歌里豹子与游客的接触方式几近相同。里尔克之所以在这首诗的题目后面另外加了副标题“巴黎动物园”,我想他就是意欲着重表达诗人自己似乎被监禁的生活感觉。

上一篇:瓦兰丘纳斯(被灰熊交易后)
下一篇:史上最经典的女排决赛(重温经典263秒回顾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