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建立,英法算得上是这一体系的受益者,但是随着德国力量的崛起,英法开始执行“绥靖政策(appeasement)”,它指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以牺牲相对弱小国家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这其中20世纪30年代的“慕尼黑阴谋”堪称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慕尼黑阴谋”其前因后果实际十分复杂。
▲慕尼黑阴谋
首先,我们需要先看“绥靖政策”,这种政策在二战初期,法国大败、英国经历敦刻尔克就证明了这一政策并未给两国争取准备战争的时间,反而牺牲掉了若干本能成为盟友的国家。最终,被牺牲国家的资源增加了法西斯国家的实力,当法国人看见进攻自己的德军装备了大量原捷克生产的LT-38轻型坦克时,品尝到了这一恶果。但是这一政策的产生并未是无中生有,我们不能在了解历史时,总是幻想自己比当事人更加富有智慧。在历史上带有“绥靖妥协”性质的事件还是有成功案例的,“appease”(绥靖),英文原义其实为抚慰,具有平息对方怒气的意思,本无贬义。1868年,英国政治家格来斯顿在组阁时曾说:“我的任务是绥靖爱尔兰。”所以,一些学者把在此之前的1898年法绍达危机和自此之后的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甚至是冷战时期尼克松成功的缓和政策都视为绥靖政策的成功。但是,存在一定合情,却不一定合理。英法绥靖政策中包含将纳粹德国“祸水东引”的“谋划”,但希特勒却主动联络苏联,《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彻底打破了这种企图。
其次,我们还要了解“慕尼黑阴谋”的前因与后果,一战前,捷克地区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是一个复杂的多民族二元帝国,这也就导致其境内矛盾重重,一战后,帝国解体,一部分领土被并入到南斯拉夫等新兴民族国家,另一部分领土诞生了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心,承袭了奥匈国家四分之三的工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境内有一座“苏台德”山脉,地处捷克波希米亚及摩拉维亚地区的北部。12世纪时,属于德意志第一帝国的波希米亚王国,为了进行对这一地区的开发,从德意志各地引入大批德意志移民。形成了“苏台德地区德意志人”。在新兴的国家中这些人成为了其境内最大的少数民族,情感上便无法接受,于是“民族主义”开始在这一地区发酵。
▲奥匈帝国境内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魏玛共和国奉行对外友好政策,捷克斯洛伐克在少数民族政策上的努力,这一地区可以说风平浪静。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苏台德“德意志人”也未能幸免,生活质量下降,恰逢邻国希特勒上台,极端民族主义盛行。这些埋怨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德意志人”反抗情绪日益严重。如苏台德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其名称很像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但是此党的起源其实与19世纪苏台德地区的民族矛盾密切相关。19世纪后半叶,作为奥匈帝国工业重地的波希米亚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多。这时,工厂雇主更喜欢雇佣捷克人,他们可以忍受比德意志人更低的工资、更长的工作时长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久而久之,苏台德德意志人普遍认为捷克人抢了他们的饭碗。于是,抵制捷克人移民至波希米亚地区的民族联合工会出现。1918年,此组织改名为苏台德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比德国纳粹早,所以德国纳粹和他无关)。但这一时期他们更多是倡导扩大民族自治权,而不是主张使苏台德地区并入德国。
1929年经济危机后,德国纳粹党影响的扩大,其势力不断地渗透到苏台德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中,使苏台德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思想越来越倾向于德国纳粹党,1933年6月,布拉格政府334号决议禁止苏台德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一切政治动。这种情况下,主张继续留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苏台德德意志人也开始出现转变,苏台德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解体后,崛起的苏台德德意志人统一阵线等政治组织也逐渐开始向德国纳粹靠拢,这些人原本是希望获得自治权,而不是脱离捷克斯洛伐克,但由于前苏台德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和德国纳粹的渗透(自1935起德国外交部以每月15000马克的标准从德捷边界把资金秘密运往苏台德地区),英法的不干预,这些人逐渐向德国党卫军靠拢,变成了纳粹兼并捷克斯洛伐克的工具。
此时,在英法的纵容下,德国法西斯已经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德奥之间还签订了《关于奥地利和德国重新统一法》,完成了合并。1938 年 4月初,国际上主要国家,如英法美相继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只有苏联政府谴责德国法西斯的这一侵略行为,要求召开国际会议,制止希特勒的侵略行为,遭到英法政府的拒绝。这次的成功使得希特勒在德国国内的声望大涨,之后他又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矛头指向了捷克斯洛伐克。他借助台德地区的德意志党制造侵略理由,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压。为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屈服,还陈兵以示威胁。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甘示弱,也下令总动员,双方冲突一触即发。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英法政府支持捷克斯洛伐克的正当要求,希特勒便不敢轻举妄动,但由于他们惧怕战争和战后可能爆发的无产阶级革命,加上希望将希特勒的纳粹引向苏联,于是对捷克施加压力。1938 年 9 月,由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召开慕尼黑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他们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了德国。
▲英国首相张伯伦
而后面的历史大家就十分清楚了,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不仅没有遏制德国的扩张势头,还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气焰。1939年9月1日,波兰遭到德国闪击,象征着英法绥靖政策的彻底流产。二战期间法国投降,国土南部成立了维希政府,另一部分被德国占领。只剩下海外的“孤忠”戴高乐将军顽强抵抗,而英国也不断的遭受德国的轰炸,帝国国力衰落。在二战结束后,两国虽成为了五常国家,却均失去了曾经一流大国的地位。诚然,两国的衰落不可避免,但这种绥靖政策加速了这一衰落的速度。